首頁 > 黨建專欄 > 知識園地
習近平總書記的語言魅力
時間:2018-04-18 10:01:01  來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作者: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獲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廣泛認同和真心擁護,原因何在?除了這一思想體系具有科學性、真理性、革命性、實踐性、時代性、民族性等重要特征外,也和該思想體系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習近平總書記極具個性的語言風格和特色密切相關——這一特點使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容易被理解和傳播。

  當前,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語言風格和特色,提高表達水平,使語言準確生動地傳達思想,推動黨中央確定的各項任務順利完成。

 

  習近平總書記的語言風格

  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的核心、軍隊統(tǒng)帥、人民領袖在治國理政實踐中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語言風格。

  簡短精練,要言不煩。習近平總書記提倡并踐行著“講短話”的理念。黨的十八大之后,針對如何解讀十八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黨的十八大精神,說一千道一萬,歸結為一點,就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語道破真諦,給學習研究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善于用高度凝煉的字或關鍵詞,把思想濃縮其中,讓人能聽懂、記住。比如,他用“親誠惠容”這“四字箴言”,精辟概括多年來中國周邊外交的實踐;他用“真、實、親、誠”四個字高度概括中非關系的發(fā)展。

  通俗易懂,接“天”連“地”。領導干部講話既要傳達黨的政策,又要在群眾中收集民意,所以,要把黨的政策表述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通俗說,就是既要有高度,又要接地氣,以便于大家學習、理解和接受。

  習近平總書記經(jīng)常使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中國夢”成為凝聚13億多人民力量的“最大公約數(shù)”,“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這些語言,既可以拉近與老百姓之間的距離,又收到畫龍點睛之效。

  新穎別致,推陳出新。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也很注重吸收為大眾所接受和認同的新表達方式,不斷推陳出新,做到新穎別致,從而影響更多受眾。

  2015年元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說,“我們的各級干部也是蠻拼的”“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贊”。“蠻拼的”“點贊”都是網(wǎng)絡上流傳的富有時代氣息的語言,習近平總書記用這些語言遣詞造句,撥動了無數(shù)人民群眾尤其是年輕人的心弦。2014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索契接受專訪時感嘆“你知道,承擔我這樣的工作,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時間。今年春節(jié)期間,中國有一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我來說,問題在于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這些富有時代氣息的新鮮表達,直抒胸臆,拉近了與人民群眾和時代的距離。

  幽默生動,妙語天成。無論是在外交舞臺上與國際友人交流,還是在國內基層考察調研時與普通百姓交談,習近平總書記常會以幽默睿智的表達,將想法傳遞出去,給人以輕松愉悅的感覺。

  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俄羅斯,在會見中國駐俄使館工作人員和中資機構代表時說:“我不是痛并快樂著,是累并快樂著。”他幽默地借用和改造了“痛并快樂著”這一流行語,以此表達他對待工作和生活的樂觀主義精神,讓聽眾心領神會。

  引經(jīng)據(jù)典,詩情畫意。為了更深刻地表達觀點見解和思想情感,習近平總書記經(jīng)常引經(jīng)據(jù)典,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他用《晏子春秋》里的“德莫高于愛民,行莫賤于害民”說明黨員干部要牢記宗旨的重要性;用“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告誡黨員干部要從細節(jié)瑣事提高自身拒腐防變的能力;以“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來說明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擺正立場,真正站在人民立場,培養(yǎng)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

  高瞻遠矚,縱橫捭闔。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把中國的發(fā)展放在世界中來看,對人類歷史的發(fā)展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發(fā)展都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顯示了卓越的世界眼光和領袖風范。

  習近平總書記以博大的胸懷思考“世界怎么了?”“人類怎么辦?”等事關人類命運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引領世界發(fā)展的潮流。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fā)表演講,第一次向世界提出“命運共同體”理念。隨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被寫入聯(lián)合國決議、安理會決議、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決議,正日益凸顯其時代價值,顯示出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語言特色從何而來?

  習近平總書記獨具標識和印記的語言風格的形成有著深厚的土壤和基礎。

  ——來自于高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既有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深刻洞察力和戰(zhàn)略遠見,又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非凡理論造詣和深厚文化底蘊。習近平總書記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高超理論素養(yǎng)和卓越理論建樹是其語言特色的理論基礎。

  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重視中央政治局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中央政治局先后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即當代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問題等進行3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集中學習,以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進一步提高思想理論水平、戰(zhàn)略思維能力、科學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

  ——來自于豐富的工作經(jīng)歷??倳浀闹v話中,許多語言和百姓生活相關,讓人感到特別親切。這和他豐富的工作經(jīng)歷有關。習近平總書記在農村插隊當了七年知青,對農村有深刻的生活體驗,引用農家“土語”駕輕就熟。他大學畢業(yè)后先后在部隊、地方各個層級黨委政府工作過,最后到中央工作,擔任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梢哉f,很少有哪個國家的最高領袖能像習近平總書記一樣有如此豐富的工作經(jīng)歷。這些給他以豐富的滋養(yǎng),使他的許多講話讓百姓聽得懂、傳得開。

  ——來自于深厚的中華文化素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非常喜歡讀書,善于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用來指導實踐。他經(jīng)常引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箴言警句鞭策自己,啟迪干部和群眾。比如, 2013年4月,他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領導者)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tài)度,絲毫不懈怠,不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用這句話強調作為執(zhí)政者要了解國情才能科學施政,體現(xiàn)了審慎謀國的認識和克己奉公的追求。

  ——來自于治國理政的新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黨團結帶領人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國家、人民、軍隊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些治國理政的實踐滋養(yǎng)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語言風格。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語言風格與特色,學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獨具特色的語言表達方式給全體黨政干部做出了榜樣,廣大黨政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應該向習近平總書記學習講話的藝術。學什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ㄒ唬┵N近受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作為領導干部,不論講話、寫文章都要先看對象。是群眾大會,還是小型座談;是黨內同志,還是國際友人……要根據(jù)特定環(huán)境和特定對象來決定與限制,不同的對象要使用不同的語言。

  這就要求講話要適應受眾,貼近受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總體說來,就是站在人民立場,講人民想說的話、愛聽的話和能聽得懂的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的思想最鮮活、語言最生動。深入群眾,就來到了智慧的大課堂、語言的大課堂,我們的文件、講話、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體現(xiàn)群眾意愿,讓群眾愿意看、看得懂,愿意聽、聽得進。”深入群眾,領導講話、寫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體現(xiàn)群眾意愿。

  (二)善于講故事。講故事是領導干部講話取得好效果的法寶。在講話和行文中穿插典型生動的故事,通過故事來講道理,可以達到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效果,便于理解和接受。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經(jīng)常寓理于事,以事實講道理。在《領導干部必須做到“守土有責”》一文中,他講了清代守錢塘江大堤的塘官的故事。通過講這些故事,倡導領導干部要像這些官員一樣,擁有強烈的責任感,敢于擔當,做到守土有責。

  (三)善于引用寓言和典故。講話中恰如其分地引用寓言、典故,會更加生動、發(fā)人深思。習近平總書記的語言之所以引人入勝,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運用古代典籍、經(jīng)典名句。通過廣泛采擷經(jīng)典名句,巧加點化,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表現(xiàn)力和歷史感;同時,這些典故與其大眾化的語言配合使用,使得典故運用自然,與文意相得益彰,形成了獨特而富有魅力的語言風格。領導干部應努力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藝術,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汲取改進工作的營養(yǎng)和智慧。

  (四)以情感人。人民群眾在領導干部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領導干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分量就會有多重。有的黨員干部認為群眾素質低、思想落后,看事情比較短視,看問題不夠深刻,從心底里瞧不起群眾,思想上輕視,感情上不愿接近,所以,在講話時頤指氣使、居高臨下,這種口氣、作風嚴重傷害了群眾感情,直接影響黨的政策的傳播。

  習近平總書記在農村生活工作七年,熟悉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對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要把人民群眾當親人,習近平總書記講得很明白,“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只有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對群眾講話才能以情感人,講話內容才能有的放矢,講話方式才能為群眾所接受,黨的政策才能有效傳達到老百姓心坎里。

  (五)善于調查研究。群眾中蘊藏著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智慧,只有到人民群眾中去作深入的調查研究才能從人民群眾的語言中汲取營養(yǎng)?,F(xiàn)實中,有的領導干部講話生硬粗暴、不接地氣,一個原因是沒有到群眾中做調研。俗語、俚語是群眾總結的對現(xiàn)實生活鮮活形象的描繪,是最接地氣的話語體系。到群眾中搞調研,學好群眾的話語體系,如此,才能把話聊到一塊兒,把心貼到一起。

  版權聲明:呼倫貝爾擔保網(wǎng)為開放性信息平臺,為非營利性站點,所有信息及資源均是網(wǎng)上搜集或作交流學習之用,任何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則產生一切后果將由您自己承擔!本站僅提供一個參考學習的環(huán)境,將不對任何信息負法律責任。除部分原創(chuàng)作品外,本站不享有版權,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部分信息侵害了您的版權,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48小時內刪除。
熱點推薦
平語近人
平語近人
黨員干部不可或缺的六種能力
黨員干部不可或缺的六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