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黨建專欄 > 知識園地
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
時間:2023-08-08 09:29:01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綜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可將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凝練概括為“一統(tǒng)”“二魂”“三事”“四維”“五常”“六德行”。“一統(tǒng)”,指我國自古以來便具有的“大一統(tǒng)”理念,它根植于我國人民的思維模式中,具有超越性的存在價值;“二魂”,指“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的精神,它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fā)展、歷經(jīng)磨難又不斷浴火重生的基因密碼;“三事”,這里指“正德”“利用”“厚生”,此三點體現(xiàn)了我國在正確理念指導下應有的治理方式,是中國文化的突出品質和精妙總結;“四維”,指“禮義廉恥”,是管仲提出的維系國家的四項道德準則,他提出用此四維治國,則可使人民行為方正、邪事不生;“五常”,指儒家提出的“仁義禮智信”,貫穿于中華倫理的發(fā)展當中,是我國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之一;“六德行”,指具體實踐中“正德與力行”的六種方式,即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此六者以“仁愛”為一切基礎,相互貫通、緊密聯(lián)系,是具有嚴密邏輯、高度自洽的有機整體。

“大一統(tǒng)”的理念

“大一統(tǒng)”最早見于《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tǒng)也。”這里的“大”字有“尊大”“重視”的含義,而“一”即“元”,“統(tǒng)”乃“始”的意思。“大一統(tǒng)”的政治理念起源于三代,在秦朝變?yōu)楝F(xiàn)實,《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tǒng)”,便是描寫的這一狀態(tài)。漢代董仲舒則借政治上的大一統(tǒng),以“古今之通誼”觀念,推進了思想上的“大一統(tǒng)”。此后,歷代統(tǒng)治者都以統(tǒng)一天下為己任,以中華文化的正統(tǒng)自居,由此形成的多民族的大一統(tǒng)和各民族多元一體,成為我們國家的一個重要優(yōu)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中指出,“在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形成了關于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的豐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大一統(tǒng)傳統(tǒng)”[1]。 可見,大一統(tǒng)的思想觀念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對國家的統(tǒng)一和穩(wěn)定一直起著關鍵作用。

“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之一,出自《周易·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即“君子應該怎么做”,這是我國古人對君子人格的基本要求。

孔子曾以“自強不息”為“君子”立“標的”,強調“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此則君子也”(《孔子家語·五儀解》)。“厚德載物”,即有容乃大、虛懷若谷的人生態(tài)度,古人也以此作為“君子”人格的一部分。相對“自強不息”于“奮進”中求“中”道,“厚德載物”意味著“厚重”中求“中”道。在古人看來,“厚德載物”是“土之體”,“萬物歸根復命”即是歸于這個“體”。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概括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2]。繼承和弘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品質,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擁護和信任,由小到大、由弱變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原因。

“正德”“利用”與“厚生”

《尚書·大禹謨》有云:“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此是“六府三事”這一概念的來源。如何把三者結合起來達到“惟和”的狀態(tài)?唐代孔穎達曾說:“人君自正乃能正下,故以正德為先,利用,然后厚生,故后言厚生。厚生謂財用足、禮讓行也。”在他看來,所謂“三事”,即達到“善政”的三條并行不悖的進路。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政德建設,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形成了以“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為核心的新時代政德觀。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做人要有人品,當‘官’要有‘官德’”[3],并提出了五條好干部的標準,即: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這與“正德、利用、厚生”的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黨倡導的新時代政德,既傳承了中華文明血脈,又突破了歷史上政德觀的局限性,被賦予更高的標準和內涵。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

“四維”之說出自《管子·牧民》:“何為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管仲認為,“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欲以此說明“治國之道當以何為憑”的問題。關于“禮義廉恥”的問題,現(xiàn)代人其實談論的范圍更廣,并在繼承了古人言論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fā)展。比如張岱年先生對“禮義廉恥,國之四維”這句話的肯定,就是從其對學術發(fā)展的建構意義來看的。張岱年先生認為,儒家之所以被很多人譏為“迂闊”,乃是相比較來說忽略了對實際問題的探索,管子的學說正是很好地彌補了這一點,具有極高的理論價值。

每個時代都有屬于每個時代的精神和價值觀念。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就是古人對當時核心價值觀的認識。而與“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的傳統(tǒng)價值觀相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豐富了全民共享的道德世界,指明了當代中國人所共同信奉的價值追求和評判標準,是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精神保障。

“仁義禮智信”

孔子提出了“仁、義、禮”,孟子將其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又擴充了“信”,后稱“五常”。東漢班固所著《白虎通德論》對“五常”的含義有詳細闡釋:“仁者,不忍也,施生愛人也;義者,宜也,斷決得中也;禮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于事見微者也;信者,誠也,專一不移也。”在韓愈看來,“五常”是性之所具,是先天存有的,與之相對的是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是后天習染的,故韓愈常言,性與生俱生,情乃是接于物而生。此后,周敦頤、程頤等皆有相似論述。“五常”貫穿于中華倫理的發(fā)展過程中,體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核心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科學分析,對有益的東西、好的東西予以繼承和發(fā)揚,對負面的、不好的東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盤接受或者全盤拋棄的絕對主義態(tài)度。”[4]對待“仁義禮智信”,我們既要摒棄其中不適合當下發(fā)展的元素,又要發(fā)揚其中的積極因素,使其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變化和時代精神的進步,立足當代語境對其進行新的闡釋,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重要思想源泉。

“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認真汲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f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他的重要講話,深化了我們對中華文化豐富內涵的理解和認識。

具體來看,“仁愛”是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核心內涵,是個體通向共同體的交往方式和規(guī)范,奠定了整個中國文化的精神氣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員干部“必須增強仁愛之心,當好人民群眾貼心人,及時解決群眾所急所憂所思所盼”。

“民本”,其基本思想主要表現(xiàn)為對勞動人民的尊重、對百姓的撫恤等。習近平總書記常提“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無不體現(xiàn)著深厚的為民情懷。

“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誠者,真實無妄之謂。習近平總書記在《共同建設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講話中指出,“人與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國與國相處講究誠信為本”,強調了誠信在社會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和合”,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和為貴”“和而不同”“協(xié)和萬邦”等。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時強調,要“秉持‘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傳統(tǒng)理念,主張各國文化相互尊重,交流互鑒”。

“大同”,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指出,“世界各國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要穿越驚濤駭浪、駛向光明未來,必須同舟共濟,企圖把誰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世界各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唯有深刻認識到命運與共的現(xiàn)實,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才有可能戰(zhàn)勝重重挑戰(zhàn)威脅,走向光明。

中華文明有五千多年歷史,孕育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完全可以為克服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諸多問題提供智慧和啟迪。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貫通著身心、人我、群己、家國、天人等重大主題,與中華文明發(fā)展的新形態(tài)亦即人類命運共同體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緊密相連,值得進一步深化研究闡釋。

總之,在中華民族不斷走向繁榮復興的今天,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精神特質、文化品格、價值追求,傳承中華文化精髓、凝練中國精神標識,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幾千年來,我們自覺地建構了一個以“一統(tǒng)”“二魂”“三事”“四維”“五常”“六德行”為主體、以“立地上以承天,承天道以隆人”的德性為基礎、以“人者,仁也”的認識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四梁八柱”,它包括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模式及行為方式,囊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等方方面面,與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密切相關,具有極高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版權聲明:呼倫貝爾擔保網(wǎng)為開放性信息平臺,為非營利性站點,所有信息及資源均是網(wǎng)上搜集或作交流學習之用,任何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則產(chǎn)生一切后果將由您自己承擔!本站僅提供一個參考學習的環(huán)境,將不對任何信息負法律責任。除部分原創(chuàng)作品外,本站不享有版權,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部分信息侵害了您的版權,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48小時內刪除。
熱點推薦
平語近人
平語近人
黨員干部不可或缺的六種能力
黨員干部不可或缺的六種能力